新浪微博

微信公众号

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6500亿险资扫货A股,重点买这些

险联社 · 2025-11-03

导语险资三季度险资动作频频:新进个股超300只,增持185只,还有112只个股持仓未动,仅新进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就达1000多亿元,主动调仓规模创下近年新高。

随着2025年A股三季报披露收官,保险资金的加仓动作成为市场焦点。

作为A股市场的“压舱石”,险资今年以来全面开启“买买买”模式,不仅持仓市值突破6500亿元,还在三季度密集新进、增持多只个股,展现出对权益市场的坚定看好。

加仓力度超猛,布局更分散

险资今年在A股市场的布局力度堪称空前。

Wind资讯数据显示,截至三季度末,保险机构已现身713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,较二季度末持股数量增长14%。若拉长时间维度,今年以来险资重仓股的持股数量和持仓市值均实现双位数增长,较上年末新增市值约1000亿元。

从调仓轨迹来看,三季度险资动作频频:新进个股超300只,增持185只,还有112只个股持仓未动,仅新进重仓股的持仓市值就达1000多亿元,主动调仓规模创下近年新高。

从行业分布上来看,金融股仍是不折不扣的首选,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超3000亿元,占整体持仓比重近50%,民生银行、浦发银行、农业银行、邮储银行等多只银行股长期稳居持仓前十。其中平安人寿对农业银行的布局尤为亮眼,三季度新进持有49.13亿股,持仓市值高达327.73亿元,成为险资新进力度最大的个股。

与此同时,险资的持仓边界正在持续拓宽。三季度新进重仓股中,制造业占比最高,超200只个股覆盖半导体、医疗设备与服务、汽车与零部件、硬件设备等多个领域,持仓市值超450亿元。华菱钢铁单季度获得险资加仓1.7亿股,紫金矿业、海康威视、歌尔股份等制造业龙头也纷纷被险资纳入囊中。

此外,公用事业、软件信息技术和服务、交通运输、采矿等行业的持仓市值均超200亿元,形成了以金融股为核心,制造业、公用事业等多板块协同布局的格局。

为啥猛猛加仓?

险资之所以持续加码A股,背后是多重逻辑的叠加作为长期资金,保单期限往往长达数十年,这就决定了其“追求绝对收益、控制风险波动”的投资底色。

银行股等金融标的之所以能长期占据险资持仓核心,正是因为其高股息、低估值、经营稳健的特性——多数银行股股息率稳定,分红政策持续,能为险资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,完美匹配负债端的收益要求;同时低估值、高抗跌性的特点,在新会计准则下还能降低公允价值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,成为穿越市场周期的“避风港”。

在坚守稳健投资底线的基础上,险资也在主动优化持仓结构,积极寻求收益增长的新突破口。

三季度对制造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重点布局,正是这一投资思路的直观体现。这些领域的个股不仅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,部分标的还具备高股息属性,同时长期成长逻辑清晰、确定性强,能够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,为险资带来额外的收益增长空间。而通信股等兼具稳定性与战略价值的板块,既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导向高度契合,又能通过分红收益与行业成长红利的双重叠加贡献回报,自然也成为险资布局的重要方向。

值得关注的是,险资的积极加仓动作已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。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以及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,A股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高达4260.39亿元,同比增长33.5%。

后续或将持续加仓

有业内人士直言,险资加仓A股的趋势仍将延续。

一方面,监管政策持续松绑,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最高已提升至总资产的50%,为偿付能力充足的险企打开了更大投资空间另一方面,在国家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,股市长期向好的预期明确,加上利率下行环境下高收益固收资产稀缺,增配权益资产成为险资提升长期回报的必然选择。
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险资的持仓变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。作为手握巨额资金的专业机构,险资的选股标准始终围绕高股息、低估值、经营稳健等核心要素,其重仓股往往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随着险资持续加仓,这些优质标的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撑,为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动力。

险资 股票

  • 腾讯微博

参与讨论

发表

热门评论

暂无相关评论!

Copyright©2015 xlsh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5030581号 天津如是互动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