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去年交强险承保亏损153亿 服务成本因何占了保费收入20%
险联社 · 2025-09-22导语交强险管理和服务成本高昂,是由其独特的政策性、强制性和公益性本质所决定的,它本质上是一个由国家强制推行、保险公司具体执行的社会互助基金。
根据最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,2024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710.6亿,赔付成本2262.8亿,管理与服务成本523.2亿,承保亏损152.7亿。
保费收入2710亿,管理与服务成本就是高达523亿,占了将近20%。
也难怪交强险业务根本不赚钱了。
交强险管理和服务成本高昂,是由其独特的政策性、强制性和公益性本质所决定的,因为从一开始的产品设计,它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保险产品。
国家规定交强险按照“不盈不亏”的原则审批费率。这意味着保险公司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利润来源,但同时也意味着所有高昂的管理和运营成本都无法通过“利润”来覆盖和消化,必须全部体现在“成本”中。交强险的保费水平需要经过银保监会的精密测算和审批,有时甚至会出现行业性的整体亏损。
交强险有着极高的承保范围和赔付成本。
交强险几乎覆盖了所有道路上的机动车。大量高风险车辆(如老旧货车、频繁使用的营运车辆等)也被强制纳入,这些车辆的出险率和赔付金额远高于平均水平。
只要发生事故,无论被保险人是否有责任,交强险都要在责任限额内对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付。这意味着大量在商业险中会被拒赔的案例(例如自家全责事故),交强险都必须赔。
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标准逐年提高(如城镇/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、伤残赔偿金、抚养费、医疗费用等)。这笔支出是交强险赔款中的大头,且刚性增长。
强制性带来巨大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成本。
所有上路车辆必须投保,每年产生巨大的承保、出单、批改、续保等工作量。与商业险客户主动询价不同,交强险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去确保和督促车主投保。
交强险的理赔案件数量巨大,且通常与商业险案件混合处理。需要庞大的查勘、定损、人伤跟踪、法律诉讼支持团队。处理人伤案件尤其复杂耗时,需要专业的医疗和法律知识。
出于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考虑,监管机构对交强险保费资金的运用有严格限制,投资渠道相对保守(如大多投向存款、国债等),导致投资收益相对较低,无法有效对冲高赔付成本。
交强险的高管理和服务成本,根本在于其社会保障功能的定位。它本质上是一个由国家强制推行、保险公司具体执行的社会互助基金,旨在为交通事故受害者提供最基础、最及时的经济保障。
交强险
-
腾讯微博
参与讨论
发表
热门评论